宝宝产生攻击行为,父母可这样应对

本文Tag标签:育儿/注意事项/早期教育/习惯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大脑的发育,孩子就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所以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在2、3岁的时候就频繁的出现攻击行为,到孩子5、6岁的时候就到达了第一次高峰。

  攻击行为究竟是什么?孩子的攻击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内在生理的驱动,攻击行为是由先天遗传和内分泌两种因素导致的。并且男孩的攻击行为是明显高于女孩的,这种行为是跟性别有直接关联的。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攻击行为呢?除了遗传因素和内分泌的影响外,如果孩子遇到失败从而产生自卑感,或者找不到发泄的途径的时候也有可能产生攻击行为。如果家长不能妥善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或者没法安抚孩子的心理,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

  家长要处理孩子的攻击行为,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一、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爱与关怀,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给孩子提供建议,同时也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

  二、爸爸妈妈最好弄清导致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家长也要审视自己或周围的人的行为或者言语是否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影响,或者是孩子的身体状况不良导致孩子产生了攻击行为。

  三、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自己的身体状况,测测孩子的体温。

  四、家长在教训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咬着孩子的一处缺点或者一个错误不放。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但不要重复的说,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心情变得烦躁,容易导致孩子产生攻击行为。

  五、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记得要告诉孩子不要打别人,这样的话别人也会痛。或者家长也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种行为”,这样的方法通常是最有效的。

  六、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爸爸妈妈一定要加强注意,因为通常这个时候,孩子很有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和其他小朋友产生矛盾。

  七、当孩子对其他人进行攻击的时候,要立即阻止孩子这种行为。爸爸妈妈可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安排另外一件事给孩子做。

  总而言之,家长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孩子产生了攻击行为,家长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阻止孩子的行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